当前位置: 重庆商网 -> 财经

南方网评:点石成绿,描绘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06-16 18:19   来源:金羊网   

今年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连日来,各地围绕“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这一主题,开展精神宣讲、展示治理成果、普及生态知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入基层、走进一线,掀起绿美中国生态建设热潮,在全社会营造出防治沙漠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

绿色是大自然最鲜明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作为经济大省、生态大省,广东历来高度重视防治荒漠化,始终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探索摸索出森林植被恢复治理、经济利用类植被恢复治理、工程治理、生态移民治理和生态经济型治理五大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涌现出一大批以乐昌“祖岭模式”、英德“新群模式”、连南“万山朝王模式”等为代表的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样板,全省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版图不断拓展。

韶关乐昌公益林示范区建设。图源:南方日报

坚持系统观念,下好绿美广东“一盘棋”。践行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家园,是新形势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广东牢固树立绿色生态理念,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让绿色生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坚持以举办“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等系列节日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当好“双碳”工作的参与者、宣传者、践行者,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着力培养节约粮食、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文明理念,推动“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强化综合施策,打好逐绿而行“组合拳”。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是广东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设宜居宜业美好家园的迫切需要,必须协同发力、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开展国家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省级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和高质量水源林建设等相关工程项目,落实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作,推动沙化石漠化生态治理;实施公益林分区域差异化补偿政策,将生态保护红线内石漠化地区的省级以上公益林列为特殊区域进行补偿……18年来,广东科学推进荒漠化防治和石漠化综合治理,2023年全省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任务2.65万亩,岩溶石漠化地区植被盖度提高到83%,沙化地区植被盖度已提高到80.32%。广东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点石成绿、向绿而兴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发展道路。

不负绿水青山,绘好生态建设“山水画”。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民生工程,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如此才能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当下,广东大力弘扬新时代“三北精神”,综合考虑自然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现实需要,结合相关工程建设,对石漠化地区的造林、森林抚育等综合治理予以统筹支持,并以带动林农增收致富为切入点,将石漠化治理与当地特色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等多种途径,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展望新的征程,相信广东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一以贯之的定力、一往无前的勇气、一抓到底的韧劲,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升级版”“加强版”,不断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撰文 楚青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