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商网 -> 聚焦

“新”潮澎湃湖北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5-01-19 05:39   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科教大省湖北省高度重视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工作,把其作为科技体制改革重点内容,发布《湖北省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选取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农科院、中国信科等26家单位开展试点。经过探索,荆楚大地上“不拘一格选人才”有了全新的实践,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在这里,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得益于团队自主研发的“干法成型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并应用于企业转化总金额达到1703万元,湖北工业大学材化学院的青年教师王磊老师日前成功被认定为教授。此前,“论文”和“项目”一直是他职称晋升路上的“绊脚石”。

据悉,自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工作以来,湖北工业大学以实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为抓手,加快探索构建以能力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模式。2023年,学校修订了职称评审和优秀科技人员评选办法,在职称评审中单列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通道,明确对于科技成果转化A1类,可以直接认定为教授;对于成果转化A3类以上及以上(自科成果转化到账500万元或单项专利250万元、人文社科125万元),可参与教授资格申报。而在以往,评职称都要基于高水平SCI论文、国家级项目等指标。

“在以前,青年教师只有三年的预聘期,论文论文出不来,资金资金出不来,一些人到三年就离职了。”王磊说,改革后,职称评审不唯资历、学历、论文,而是看能力看成果看贡献,充分激发了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湖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彭育园介绍说:“学校在理念、体制、运行机制、条件保障、特别是评价方面,提升现有人才待遇,吸引更多人才来,对校内资源进一步优化,用好现有资源,腾出更多地方,来吸引和接纳人才。”

在这里,人才分类评价更加科学高效

毕业于武汉大学的李强,虽然只有硕士学历,但得益于近5年来主持纵向课题1项,横向委托项目7项,金额近3400万元,且2020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在光谷人才积分计算中个人总积分达到88.51分,成功入选2023年度3551优秀青年人才。

为构建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武汉东湖高新区2021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人才注册制、评价积分制,分类建立人才综合量化测评模型。高新区根据不同科技人才特点,对各类别人才分别确定评价导向,按照评价导向在指标库中选择相应指标,并赋予不同指标相应分值权重,形成创新人才、创业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7个量化积分模型,以数值的形式反映个人素质、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业绩贡献等人才现实情况,减少人才评价中的主观因素影响。

经过3年探索,东湖高新区人才积分制已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人才积分认定体系。截至2024年底,人才注册服务平台累计注册人数6.82万人,其中博士4148名,注册企业3001家,系统累计点击量达486.31万次。累计5800余人通过人才注册服务平台申报光谷3551人才政策,2393人通过积分制,被认定为3551人才。

在这里,全球科技人才加速聚集

2021年4月,凭借优异的科研能力,来自耶鲁大学的张飞教授加入洪山实验室,建立柑橘功能基因组学实验室,成功揭示了柑橘油胞发育和调控的分子机制,并于2024年2月以封面论文形式在SCIENCE上刊发。

湖北洪山实验室以科技人才评价改革为契机,在人员聘用、薪酬待遇、成果奖励等方面大胆突破,实行“自主引育、自主设岗、自主定薪、自主评价”,不把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科研项目类型、博士学历、人才称号、各类奖项作为引才用才前置条件和判断直接依据,不拘一格引进优秀人才。

实验室开辟全球化引才通道,从剑桥、耶鲁、德国马普所、冷泉港实验室等知名院所全职引进40余名优秀人才,其中外籍科学家3名。实验室全职引进墨西哥国际小麦改良中心全球小麦改良负责人RAVI,让实验室直接对话国际一流平台,实现种质资源获取和全球育种数据共享。

下一步,湖北将不断优化改革举措,加快推动湖北省科技人才评价系列地方标准出台,加强典型案例宣传报道,不断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的“湖北经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