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商网 -> 互联

《2024青年客群消费洞察及金融体验报告》发布:年轻人呈现“五重身份”与

发布时间:2024-05-31 10:43   来源:网络   
《2024青年客群消费洞察及金融体验报告》发布:年轻人呈现“五重身份”与

如今,年轻人正成为促进中国消费市场持续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的2024年研报显示,“80-00后”占中国消费主体人口的46%。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指出,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在消费市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2011年,中国上一代(35岁以上)消费额1.4万亿美元,新一代消费额0.7万亿美元;二者之比为2:1,到2020年二者消费额分别为2.4万亿美元与2.6万亿美元,这预示着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消费总体水平已超过上一代,成为消费市场的绝对主力。

然而,如何精准洞察广大年轻客群的消费需求新变化与消费行动新特点,如何让金融更好地激活年轻客群的消费潜力,助力中国消费市场更好发展,也成为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

5月30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旗下21世纪经济报道出品,21世纪资管研究院、平安消费金融支持的《2024青年客群消费洞察及金融体验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指出,如今年轻人群的消费观念更加理性,更注重个性化与品质化的消费体验,积极拥抱适度超前消费的新风向,对消费金融类产品的接受度日益提升。

逾9成受访年轻人曾使用过消费金融产品。与此同时,他们认为当前消费金融市场存在个人信息过度收集、产品选择不够丰富、“砍头息”与“大数据杀熟”仍存在、还款方式不够灵活、催收体验不佳等痛点,希望金融机构能给出妥善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提升消费金融服务体验。

《报告》通过走访多家金融机构了解到,在科技赋能与消费金融信贷服务流程持续优化的加持下,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在贷前、贷中、贷后、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差异化业务模式与服务体验,不但让年轻人感觉到消费金融越来越具有“人情味”与“温度”,更推动普惠金融覆盖更多年轻人,助力中国消费市场更好发展。

平安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年消费群体已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军”,无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如何释放青年消费群体的消费潜力,是助力消费复苏的关键路径。在平安消费金融存量客户中,青年消费群体占比显著。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让青年消费群体“贷得起”是消费金融全力以赴的方向。

“五重身份”与“六大趋势”

《报告》通过广泛调研发现,如今使用消费金融产品的青年客群具备五大特征显著的身份标签,分别是敢超前的悦己消费者、会社交的网络原住民、爱新鲜的生活体验家、善思考的理性观察者、更“挑剔”的产品体验官。

这既展现青年客群日益多元化的生活态度与消费需求,也突出他们日益青睐通过消费金融产品适度超前消费,满足自身美好生活的夙愿。

与此对应的是,年轻客群也日益成为消费金融市场的绝对主力。

平安消费金融的客群构成数据显示,其22周岁至35周岁的青年客群占比超过60%。结合行业洞察分析,当前消费金融群体里,对优质信贷服务需求最大的也是年轻群体。

《报告》指出,随着年轻客群日益追求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式的各类生活消费,他们对消费金融的诉求随之呈现六大新变化趋势。

1)当前年轻客群对消费金融产品的接受度日益提高,逾9成受访者均表示自己曾使用过此类产品,过半受访者表示自己曾经或正在使用多类消费信贷产品。

2)越年轻的受访者显示出越强的“互联网依赖”, 资讯平台、社交平台等互联网平台成为他们获取和了解消费金融产品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

3)在悦己类消费和升级类消费相关的消费场景里,青年客群使用消费金融类产品的频率更高,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使用消费金融产品的场景也更加丰富。

4)在选择和使用消费金融类产品时,青年群体日益理性,消费信贷利率、消费信贷机构合规性、还款便利度,都成为受访者选择消费金融产品时最关注的三大因素。

5)在消费贷款偿还方面,8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能够在还款日前全额还 款及办理账单分期等业务,12%的受访者曾因忘记还款等原因出现过逾期,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能在逾期1个月内还款。

6)越来越多青年客群会依据不同消费场景、自身消费需求与自身财务状况,规划是否使用、使用何种消费金融类产品;与此同时他们对消费金融服务体验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青年客群在租房、医疗、农村消费市场等场景的需求仍待满足。

整体而言,随着生活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与个性化,越来越多年轻客群日益青睐消费金融产品的“轻体验”与“小额高频率”等服务特点,但他们也认为部分消费金融产品仍在贷前、贷中、贷后、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环节存在痛点,或影响他们的消费贷款意愿与对普惠金融服务的好感度。

各类金融消费产品“争奇斗艳”

面对年轻客群日益旺盛、极具多元化、个性化特点的消费需求,近年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信用卡、持牌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纷纷在这场消费信贷市场激烈竞争过程中“争奇斗艳”,力争收获更多年轻客群的认可与信赖,为自身创造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报告》指出,经历这些年的激烈市场竞争与消费金融行业格局变迁,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信用卡、持牌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在持续推进产品服务创新同时,其发展势头正呈现新的变化趋势。

在经历此前多年快速发展后,如今信用卡已从存量时代进入缩量时代。随之而来的,是信用卡中心的考核指标从过去的获客转变为优化客户结构、丰富产品体系与精细化运营,驱动信用卡机构日益将年轻客群、高端客群视为业务重点发展的对象。

相比而言,去年银行个人消费贷保持相对快速的发展势头。据21世纪资管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8日,在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 的A股上市银行中,共有20家上市银行披露2023年末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数据,其中仅有光大银行、重庆银行等少数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出现下滑, 其余17家银行消费贷款余额都出现显著增长。

究其原因,是近年宏观经济波动加大令银行纷纷提升零售业务占比,加大对零售信贷业务的资金投入,带动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持牌消费金融与互联网消费金融依然爆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与快速发展动能。截至 2023 年底,31 家消费公司贷款余额超过1.1万亿元,服务新市民客群超3.7亿人次,以平安消费金融为例,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平安消费金融已形成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业务格局,贷款余额37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超1500亿元,服务近600万客户。这背后,是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在推动客群适当下沉同时持续增强风控能力,把握年轻客群迁徙机会,面向年轻人群在创业就业、继续教育、新型消费、安居乐业等不同消费场景构建差异化的消费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作为全球移动支付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中国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在金融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业务生态正更加丰富。特别花呗、京东白条、微粒贷、分期乐等众多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已成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不可或缺的“消费工具”。

《报告》发现,不同于西方国家以信用卡为主的消费信贷发展模式,如今花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正成为替代性小额高频支付工具,已融入众多国内年轻人群点外卖、坐地铁等日常生活场景。

但是,对手握流量与场景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而言,如何完善数字化风控能力与贷后管理能力仍是一大挑战。与此同时,面向更广阔更下沉的青年消费市场,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还需承担倡导理性消费、合理借贷的社会责任。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 广深楼市实探:“冰与火”之歌
    5月29日,广州保利燕语堂悦营销中心沙盘区看房实况何治民摄5月28日,广州、深圳两市正式官宣楼市新政落地。落地后的政策效应如何?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走访了两市的多...2024-05-31 10:43:00
  • 农技推广进社区知识科普润童心
    “辣椒苗的叶子是橄榄形的,番茄苗的叶片上会自带淡淡的番茄味……”日前,方松街道湖畔天地居民区党支部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联合举办了一场亲子游园会,现场生动有...2024-05-31 10:41:00
  • 小赢科技XYF.US:第一季度收入为人民币12.08亿元
    格隆汇5月31日丨小赢科技公布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2024年第一季度,净收入总额为人民币12.08亿元(约1.673亿美元),...2024-05-31 10:41:00
  • 公募费改稳步推进降佣新规7月施行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公募费率改革继续稳步推进,第三阶段规范基金销售环节收费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预计将...2024-05-31 10:40:00
  • 纳指跌1.08%英伟达跌3.8%微软跌3.4%蔚来涨9.5%
    美股周四收跌,截至收盘,道指跌330.06点,跌幅为0.86%,报38111.48点;纳指跌183.50点,跌幅为1.08%,报16737.08点;标普500指...2024-05-31 1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