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商网 -> 聚焦

科普|新形势下如何让看病简单高效?

发布时间:2024-06-19 21:55   来源:东方网   

不管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在医疗的诊疗过程当中,我们经常会遇见各种各样的患者,带着五花八门的求医故事,讲给我们听,不是耽误了病情,就是花了不少冤枉钱,往往让患者及家属崩溃的不是疾病本身,除了特殊的疾病以外,更是几经周折、车马劳顿的辛苦与自己的不了解造成的,就个人的认知情况下,总结一些经验分享给读者朋友们,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我们预约好,去医院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初诊早上去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最好早上不吃不喝去医院,但是一定备好吃的喝的,在抽完血、一些特殊检查以后,咨询医生,确认后可以东西的时候再吃,以免一些糖尿病的患者低血糖,或者特殊的人群,小孩老人不能耐受,还有就是不通过医生自己认为可以吃的时候,吃了可能有的检查就不能做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2,有的预约医院可能会告你大概什么时间,一定要在预约的时间前到达医院,做到准时准点。3,有的爱美的患者出门,穿好看的衣服,甚至还会浓妆艳抹,去看医生的这一天,最好素颜出门,穿一些比较宽松的衣裤,方便穿脱,不会干扰医生对病情的判断。4,当我们离开诊室的时候去做检查、化验的时候,多说一句“做完我还来这里找您”,有的时候做完检查,报告的解读找不到医生,甚至看诊的医生已经下班了,想要解读报告,还得在一天来找看诊医生,在此也要号召所有医院,所有医生,尽力解决这些问题,无论以何种方式,希望能给予患者一个解读。这样患者就不需要再来一次,据我所知,好多著名专家教授都是有始有终,都解决完以后才会下班的。

对于来复诊,或者说换医院换专家甚至要到大型三甲医院来看诊的患者,来之前要做的事情:1,可以用纸笔把从发病到现在的所有经过、症状、治疗的效果记录下来,形成书面的形式呈现给医生。2,把所有的检查、化验,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必要时,可以装订在一起。3,把患者及家属想要问的问题,一条一条写在纸上,这样既方便患者又可以让医生看病的思路更进一步,使得看病简单高效。

当我们经过医生的看诊以后,需要住院治疗手术时,首先是医保的报销与衔接,转诊及异地就医的办理,每个地方可能有不同政策,但是总归现在在一步步地变得简单高效,发达地区可能经过手机APP的备案,就可以直接报销。内科的住院治疗,在你充分信任医生的情况下,可以与医生不间断地探讨病情,但是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思路,一步步地治疗,在现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下,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甚至有患者在不听取医生的建议下,私自作出决定,如果您去的是正规的医院,每一位医生一定会按照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出应有的正确的判断,提供给患者,相互信任是患者康复的基础。外科的住院治疗,术前积极配合医生完善检查,外科是无菌技术,所以术前全身的清洁工作无比重要,从手脚指甲到全身,尤其毛发的地方,术前听从医生的医嘱,好多医院现在开通麻醉门诊,术前最好看看麻醉门诊,麻醉医生告诉你注意事项,什么药该吃什么药需要停,手术时最好素颜、任何首饰不能带、牙齿情况、脊柱情况等等,麻醉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制定麻醉方案签麻醉知情同意书,采用适合患者术后疼痛的管理方案来度过围术期,促进患者康复。往往生活当中还会遇到,同一个人疾病涉及好几个科室,共同诊治,像我在的医院就会启动多学科联合诊疗,好几个科的专家教授都参与进来,共同诊治疾病,病人不动医生动的方式来解决患者的疾病。更有甚者患者远在外地,或者行动不便,在如今的5G时代,可以开启网络视频诊疗,全院专家组成的空中诊疗团队,也可以为患者答疑解惑,更有基层医院可以远程指导手术,现在已经在我们的医院很平常的诊疗经历了。也是所有医院的发展方向,借助高科技拥抱高精尖技术,使得患者能得到最大的医疗保障,更好地生活,在自己的领域服务社会。

术后患者的康复,是一个整体的全方位的过程,不是手术后就万事大吉。康复功能锻炼、营养、预防感染和促进靶器官功能的康复等等才会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是我们每个患者手术应该做到的。医生会根据病情,决定你的出院情况,当你接到医生的出院通知单时,同时会收到一份出院小结,认真阅读出院小结并且能够理解内容,不懂的地方可以向医生咨询。回去以后认真按照医生的出院小结,服用药物,康复锻炼。做好积极地反馈,配合随访!

做好所有的一切,不仅身体能够得到应有的治疗,而且愉快地就医体验,使得患者身心健康发展。互相完美地配合,使得大家增加互相信任,共建“医患”和谐共同体。

作者:何建平?上海冬雷脑科医院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