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商网 -> 企业

腾讯元宝App的上线,补上了大厂AI竞赛最后一块拼图

发布时间:2024-05-30 23:07   来源:网络   
腾讯元宝App的上线,补上了大厂AI竞赛最后一块拼图

对中国刚刚萌发的AI智能助手行业来说,腾讯的加入是一场事先张扬的肉搏战。

5月30日,两周前早已预告过的腾讯元宝App正式上线。腾讯元宝基于腾讯自研的混元大模型,App端的上线补充了此前已经开放的小程序端和Web端,使腾讯元宝能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场景更多更全。

但相比起去年就推出相关产品的百度、阿里、字节跳动,腾讯的这一步动作已经晚了一年。对此,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混元大模型负责人刘煜宏在5月30日的腾讯元宝上线发布会上再次解释道,ldquo;腾讯做大模型不争一时之先。rdquo;ldquo;现在还是非常早期的阶段,就算是晚了三个月晚了半年,拉长来看,也不是太重要的事情。rdquo;

AI搜索是核心应用场景

与文心一言、通义、豆包、Kimi智能助手、智谱清言、海螺AI等竞争对手的同赛道产品类似,腾讯元宝App也提供AI搜索、AI作图、对话、文档总结、AI写作等一系列功能,整体用户体验也只有细微的差别。

腾讯元宝的产品slogan定为ldquo;轻松工作,多点生活rdquo;。这一slogan显示腾讯元宝的目标是既想做效率工具,又想做内容产品,既想好用又想好玩。对比行业,字节跳动和Minimax目前使用的是多App策略,将不同的应用场景分散在了不同的App中;智谱AI、百度、阿里巴巴更倾向于集合所有场景于同一App上。

不过,从腾讯元宝现在的产品界面来看,AI搜索仍然是其核心应用场景。

根据腾讯元宝方面给出的统计数据,目前全行业的大模型应用渗透率都还很低,主要原因包括ldquo;大模型仍在发展期,AI产品解决方案不成熟rdquo;和ldquo;用户认知仍在建立,对AI需求集中在搜索/效率rdquo;。在面向C端大模型应用的场景中,ldquo;搜索问答rdquo;的需求达到了45%,遥遥领先于紧随其后的ldquo;效率提升rdquo;、ldquo;创意生成rdquo;和ldquo;创意聊天rdquo;,后三个需求分别为20%、15%和12%。

目前没有商业化考虑

商业化方面,中国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助手App们基本上都很难从C端用户处收到订阅费用。以百度文心一言为代表的App模仿OpenAI的ChatGPT采取产品分级策略,更高级的专业版文心4.0大模型收费,但普通的文心3.5免费。但相比起ChatGPT所在的美国市场,中国大模型行业的To C订阅商业模式还未跑通。

刚刚上线的腾讯元宝在现阶段干脆放弃了商业化尝试。腾讯虽然将腾讯元宝背后的混元大模型开放给了内部业务和外部行业使用,并且上周跟进了大模型价格战进行了一次大降价,但腾讯元宝App本身暂时没有商业化考虑。ldquo;现在大模型产品不到1%的互联网渗透率,来谈整个行业的商业化,确实太早了,还是个摸索的阶段。rdquo;刘煜宏解释道。

关于目前的业务重点,刘煜宏介绍,腾讯内部有超 600 个业务及场景都已经接入腾讯混元,另外还有200个业务场景正在测试或验证。ldquo;我们并不特别关注每日接口调用量的数字大小,更看重混元赋能的业务覆盖率,是600还是800。rdquo;而腾讯元宝App目前的重点将仍然关注于AI搜索增强。

腾讯元宝的最终上线,意味着中国互联网这场AI竞赛已经无人缺席。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